4月2日,,《天津教育報》刊發(fā)文章《海運職業(yè)學院“沉浸式”思政課在平津戰(zhàn)役紀念館開講 文物“活” 展品“亮” 紅色場館變課堂》,,報道學院思政教學部陳宏偉,、李翔,、李雪,、張晨瑋四位教師帶領航海技術系學生走進平津戰(zhàn)役紀念館,,將思政課堂搬到了場館之中。

天津海運職業(yè)學院“沉浸式”思政課在平津戰(zhàn)役紀念館開講
文物“活” 展品“亮”紅色場館變課堂
“同學們,,今天我們的思政課教室有些不一樣,!”日前,,天津海運職業(yè)學院思政教學部陳宏偉、李翔,、李雪,、張晨瑋四位教師帶領航海技術系2024級輪機5班、6班的76名學生走進平津戰(zhàn)役紀念館,,將思政課堂搬到了場館之中,。
學生們踏入紀念館的大門,仿佛瞬間穿越回那個戰(zhàn)火紛飛,、熱血澎湃的年代,。眼前的文物、展品不再是冰冷的歷史見證,,而是鮮活的“教科書”,。這場“沉浸式”思政課為學生們帶來了一次全新的學習體驗。
李翔介紹,,此次教學活動緊密結合《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課程內容,,緊扣教學目標,以“中國共產(chǎn)黨為什么能贏得解放戰(zhàn)爭的勝利”為主題,,充分利用場館內的文物,、展品資源,采取“教師+學生+講解員”共講,、集中授課與小組研學相結合的方式,,讓學生們在實地參觀中深刻領悟思政課的精髓。

在“人民支前”展廳,,學生們看到了《支前忙》復原景觀,,仿佛置身于那個熱火朝天的支前場景之中。展廳內陳列的搶修鋼鐵運輸線用的木榔頭,、凌槍,,以及《家庭病房》油畫、搶運傷員的擔架等文物,、展品,,生動地展現(xiàn)了人民群眾在解放戰(zhàn)爭中所發(fā)揮的巨大作用。通過教師的講解和學生的互動研討,,學生們更加直觀地領悟到“兵民是勝利之本”這一著名論斷的真理偉力,,深刻認識到“依靠群眾,發(fā)動群眾,,組織群眾,,武裝群眾,是打贏人民戰(zhàn)爭的根本因素?!?/p>
這種“沉浸式”教學形式為學生帶來更觸動內心的學習體驗,。學生們紛紛表示:“這是一堂非常生動的思政課,,很解渴,,使我們接受了更加鮮活的愛國主義教育”“在這樣的課堂上,我對知識的吸收和理解更加透徹,!”
思政教學部此次將課堂搬進場館,,“課”“館”有機融合,不僅改變了思政課堂的傳統(tǒng)形態(tài),,更是對思政課育人物理空間的拓展,,是一場跨越時空的精神對話。學生們在參觀學習中真真切切地觸摸到蘊藏在人民群眾中的磅礴偉力,,呈現(xiàn)出良好的課程育人效果,。